“兩高”水性可充電電池問世,比鋰離子電池更安全、更 | 11-30 |
鋰離子電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高效率和低自放電率在便攜式電子產品和電動汽車中占據主導地位,然而使用易燃的有機電解液所引起的嚴重安全問題阻礙了它的廣泛應用。水性可充電電池由于使用了不可燃且價格低廉的水溶液(即用水作溶劑的溶液)作為電解液,不僅比鋰離子電池更安全、成本更低,也更容易制備。但由于受到水分解電壓的限制,目前水性可充電電池的能量密度遠低于鋰離子電池。 眾所周知,電解液是化學電池…… |
[組圖]我國海上最大高溫高壓氣田投產,預計高峰年產氣 | 11-26 |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11月25日從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獲悉,我國海上最大高溫高壓氣田東方13-2氣田已成功投產。“該氣田預計高峰年產氣超30億方,年產氣量可供一百萬人使用15年。”負責該氣田具體開發工作的中國海油有限湛江分公司總經理楊云表示,該項目投產后通過海底管線將清潔天然氣直供華南和海南地區,為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港建設注入綠色動能…… |
柔性直流輸電 海上風電送出工程的新方向? | 11-24 |
隨著全國海上風電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未來深遠海區域將是開發的重點,如何選擇更加經濟的送出方案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問題。 相比陸上風電,海上風電的送出工程更為復雜。風機的輸出電壓需要先通過35kV集電線路匯集至海上升壓站,再經海上升壓站并通過220kV海底電纜接入陸上集控中心。 這意味著離岸距離越遠的深遠海項目,送出工程的成本越高,并且不同的送出方案也會影響項目的收益,所以對于開發業…… |
長期靠“輸血”的煤電企業 扭虧之路該怎么走? | 11-23 |
許多清潔能源大省都面臨著為外省輸送清潔電力與本省煤電經營困難之間的矛盾,尤其到了冬季,清潔能源消納、供暖需求、熱電機組出力三者的矛盾更普遍存在于北方地區。煤電機組在保障供熱、供電、清潔能源消納的同時,電價持續走低,煤價居高不下,生存壓力巨大。 “566元/噸。”11月18日,最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煤價較上一周又漲了1元/噸。煤價連續三周環比小幅上…… |
鞍鋼硅鋼產品首次打入核電領域,應用于臥龍電氣核電項 | 11-20 |
澎湃新聞記者從鋼鐵央企鞍鋼集團方面獲悉,近日,其旗下上市公司鞍鋼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鞍鋼股份”,000898)91噸50A-NF1牌號硅鋼產品成功應用于臥龍電氣核電項目,這是鞍鋼硅鋼產品首次打入核電領域。 臥龍電氣系國內最大的電機生產企業,其向全球石油天然氣、電力能源、建筑樓宇、軌道交通、汽車工程和裝備自動化等行業提供“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效率”的電機與驅動產品解決方案。 鞍鋼…… |
煤價回歸綠區難度不小 | 11-18 |
從上游供應、發運成本,以及下游需求、進口煤限制等方面綜合分析,港口市場煤價格降至600元/噸以下的黃色區間難度不小,降至570元/噸的綠色區間可能性更低。預計年底前一個多月,港口市場煤價格將在600元/噸以上波動。 (來源:微信公眾號“鄂爾多斯煤炭網” ID:coalcom 作者:郭曉芳) 首先,上游供應經受考驗。近期,煤炭主產地接連發生煤礦事敀,晉陜地區…… |
光伏玻璃產能放開?行業共識:肯定不能! | 11-16 |
由凱盛玻璃控股主辦、河南中聯玻璃承辦的“華東華北地區玻璃行業市場研討會”上,來自華東華北的18家企業通報了各自庫存情況,玻璃行業在經歷了10月份的大幅去庫存后,北方區域大部分廠家的庫存基本處于“零庫存”狀態。 今天會議上討論較多的是光伏玻璃的缺口問題和產能置換情況。參會的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領導通報了近期工信部對于光伏玻璃產能指標置換的有關建議。從國家層面講,大家的共識是,…… |
[圖文]新疆:準噶爾盆地康探1井獲高產油流 | 11-13 |
超大 大 標準 小 圖為新疆油田勘探人員在康探1井查看勘探設備和記錄數據。 新華社11月12日消息,日前,位于新疆準噶爾盆地東部的風險探井——康探1井三層油層喜獲高產油氣流,其中產能最高一油層日產油158立方米,日產氣1.12萬立方米。 據負責該探井的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介紹,康探1井經試油后,分別在烏爾禾組二段日產油13…… |
儲能材料|儲能型磷酸鐵鋰需求一般 動力型磷酸鐵鋰消耗 | 11-11 |
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動力型磷酸鐵鋰最新報價36000元/噸,整體開工率一般,價格已經壓到最低,成交價格接近成本價,目前動力型磷酸鐵鋰主流報價在32000~36000元/噸,市場需求平淡,成交氛圍平平,短期內價格無法提振,現貨充足,消耗緩慢。 儲能型磷酸鐵鋰價格參考范圍2.65-2.95萬元/噸,需求一般,整理運行。 廣東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動力型磷酸鐵鋰最新報價36000…… |
電力人工智能科技成果落地應用:輸電線路巡檢圖像實現 | 11-11 |
隨著電網建設發展,電力線路數量不斷增加,無人機等設備廣泛應用于線路巡檢。傳統的輸電線路巡檢圖像分析主要依靠人工,效率低且成本高。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發的輸電線路巡檢圖像智能分析云服務系統有效解決了這一難題——識別100張圖片,一位熟練的圖像識別人員大約需要2小時,而使用該系統僅需2分鐘。 該系統是當下電力人工智能領域的代表性科技成果。近日,聯研院與兩家外部企業針對該系統…… |
|